河南诚之卓环氧地坪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郑州车位划线、郑州停车场划线、郑州耐磨地坪、郑州环氧地坪施工、河南道路划线、郑州交通设施等相关信息发布和最新资讯,敬请关注!

郑州环氧地坪施工

车位划线停车场划线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18137790328
邮箱:czzok@foxmail.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格拉姆商务大厦A座
“吃早餐危险” 引发探讨 虚假信息怎么破?

  “吃早餐危险” 引发探讨

  虚假信息怎么破? 认清套路看数据!

  春节刚过,告别闹钟、告别打卡、告别地铁挤成相片儿的美好假期让人回味,相信假期中很多人还会告别早餐。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任性生活会“透支”多少身体健康而感到惴惴不安,那么有篇公号文章似乎正猜对了你的心思。近日一篇题为《剑桥大学教授:经常吃早餐,很危险》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剑桥大学教授Kealey表示,吃早餐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他甚至还为此写了一本题为《早餐是危险一餐》的书。这篇文章几天就拥有了“10万+”的点击量。很多不吃早餐的网友跟评表示认可,有人甚至拿出“越吃早餐越饿”“坚持早餐也得胆结石”的亲身经历力挺,还有不少摇摆的网友很迷惑,相信“早餐唤醒精彩一天”的说法很多年,难道真的是被“套路”了吗?

  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我国潜心研究公众健康传播和患者教育多年的医学博士田向阳主任医师。

  谣言的套路都一样

  细读这一公号文章,感觉它简直言之凿凿,可信度不容置疑——它有国际名校的教授“出镜”,还搬出一本所谓的“著作”,似乎已经有成套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甚至有跟帖网友的现身说法。跳出内容本身归纳总结一下,有没有感觉这样的证明阵容似曾相识?

  此前电视台深夜播出的长篇广告,也经常有类似这样的几个要素,可以归纳为:迎合心理、权威效应、规则认可、成功案例等。例如郭德纲早年代言的“藏秘排油”,被央视曝光涉嫌虚假宣传,正是利用了名人的权威效应;再如有些广告搬出收藏证书、鉴定证书等则是暗示已经被第三方机构做了“规则认可”。“迎合心理”“成功案例”的样本更是信手拈来,送保健品就是送孝顺、用了就美白等等数不胜数。

  可见,这样的“言之凿凿”充满了既定“套路”。为了将一些无法通过科学验证得出的结论传递给众人,伪科学者们只能通过将一些观点伪装成看似如山的“铁证”,用于游说愿者上钩,这样的套路是必要的伪装。事实上,如果公众能够再往深一步探究或者验证,经常会发现纰漏。

  “要判断一个说法是真是假,一是要有确凿的证据。”田向阳曾出版专著《健康传播学》,他强调,搬出“剑桥大学教授”也不能等同于科学,真正的科学验证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如对暴露于某危险因素人群的长期队列观察、随机分配受试对象、采用盲法以排除实验人员和受试者的主观影响等,严格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做到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是可重复,即其他专业人员在同样的情况下,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或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果。”田向阳说,三是有大人群研究证据,即研究结果对于同类人群具有普适性。

  而提出“早餐危险”的Kealey教授得出结论之前并没有进行任何上述长期的大人群队列观察研究和科学实验,所能提出的例证只自己不吃早餐后逆转了糖尿病,“剑桥教授只是凭餐后测量自己的血糖发现有明显升高就认为吃早餐对身体不利,是明显站不住脚的。”田向阳说,人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是完全正常的,餐后不升高反而说明人体存在健康问题。

  文章的另一个例证是一位名叫Sam的女士不吃早餐后减肥了,并展示了照片。先不论例证的真实性,即便是真实的,也只能是个例,没有经过科学方法进行确凿性、可重复性和普适性的验证就不能总结出“早餐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是危险的”这一普适性规律。

  真正的科学实验该这样做

  要完成对“吃早餐有害身体健康”这一论点的证明,必须进行长期大人群的队列观察研究,或前瞻性干预研究,并设立观察组(暴露组)和对照组。

  作为公众健康传播领域顶尖专家之一的田向阳解释,一种是回顾性的,如在社区人群中找出一定数量的人,测量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回顾他们过去10年甚至20年中吃早餐的情况,比较经常吃早餐、偶尔吃早餐和不吃早餐的人之间健康状况的区别,从而建立“吃早餐”这个暴露因素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因果推断的假设。

  另一种是前瞻性的,如招募20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人,在严格控制年龄、性别、职业、中晚餐及零食、运动等其他因素均衡齐同可比的情况下,一组连续不吃早餐,另一组每天吃早餐,且两组所有人都要吃完全相同的早餐,观察1年、5年、10年后将两组人群的健康状况、人体生理生化指标、患病情况等,进行比较和统计学检验,才能够说明吃早餐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而且一次这样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田向阳说,例如,如果研究的200人只是来自亚洲的中年人,那么同样的研究在老年人中会得到相似的结果吗?在青少年中、在美国人中、在英国人中、在非洲人中……又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吗?

  这样旷日持久、多要素比对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并且在持续推进。

  “民以食为天”,关于如何吃的科学实验各国都花费了大量的研究资源进行研究论证。例如美国2015年的居民膳食指南,就是由14名专家、历时两年多最前沿的科学成果进行系统综述和循证研究,编写成580页科学报告交给咨询委员会,再经美国联邦政府征求各方建议和意见后,删节修改或添加后才公布的。

  《中国膳食指南》同样是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的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膳食规律。田向阳表示,其他任何个人感觉或主观臆测均不足取信。

  大量研究证实应该吃早餐

  “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不吃早餐对身体有害无益,如增加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田向阳说,科学界把研究结果和证据的可靠性分为A、B、C、D四级, A级指“可被相信对行为有指导作用”,B级指“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于指导实践”。燕麦、亚麻类谷物早餐可帮助降低血胆固醇浓度是证据A级,高纤维和麦类谷物可改善胃肠功能是证据A级,规律的谷类早餐可降低身高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是证据B级。

  “一日三餐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进食规律。”田向阳说,这样的规律在现代科学中进一步得到了印证与强调。科学分配意味着:首先要做到三餐平衡,即早中晚三餐热量应各占一日总热量的30%、40%和30%;其次要做到营养素平衡,坚持杂食,确保七大营养素摄入合理。此外,动吃平衡(运动消耗和饮食摄入平衡)、氨基酸和酸碱平衡等都应考虑在内。

编辑:张馨予


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
18137790328
二维码

扫码咨询